2017年卡牌养成类手游的市场背景
2017年,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持续上升,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,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uperData的数据,2017年全球移动游戏收入达到592亿美元,其中卡牌养成类游戏占据了重要份额,这类游戏凭借其策略性、收集性和社交性,吸引了大量玩家。
2017年也是二次元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的一年,许多卡牌养成类手游结合了二次元美术风格和角色养成玩法,成功吸引了年轻玩家群体,日本的《Fate/Grand Order》(FGO)和中国的《阴阳师》都在这一年取得了巨大成功。
2017年最具代表性的卡牌养成类手游
《Fate/Grand Order》(FGO)
- 开发商:Delightworks/Aniplex
- 发行时间:2015年(日本),2017年(全球市场爆发)
- 特点:基于《Fate》系列IP,采用回合制战斗+卡牌策略玩法,角色养成和剧情深度结合。
- 市场表现:2017年全球收入突破10亿美元,成为当年最赚钱的手游之一。
《阴阳师》
- 开发商:网易游戏
- 发行时间:2016年(中国),2017年(海外市场拓展)
- 特点:和风美术风格,回合制战斗+卡牌收集养成,强调社交和PVP玩法。
- 市场表现:2017年全球收入超过5亿美元,成为中国手游出海的代表作品。
《火焰纹章:英雄》(Fire Emblem Heroes)
- 开发商:任天堂/Intelligent Systems
- 发行时间:2017年2月
- 特点:基于经典IP《火焰纹章》,采用策略战棋+卡牌养成玩法,角色稀有度分级系统。
- 市场表现:上线首月收入突破5000万美元,成为任天堂最成功的手游之一。
《碧蓝航线》
- 开发商:蛮啾网络/勇仕网络
- 发行时间:2017年5月(中国),同年登陆日本市场
- 特点:结合弹幕射击和卡牌养成,角色立绘精美,强调舰船收集和培养。
- 市场表现:在日本市场大获成功,成为2017年最受欢迎的二次元手游之一。
2017年卡牌养成类手游的玩法创新

2017年的卡牌养成类手游在玩法上进行了诸多创新,使其更具吸引力:
深度剧情与角色塑造
- 如《FGO》和《阴阳师》通过高质量的剧情和角色塑造,增强了玩家的情感投入,提升了用户粘性。
策略性战斗系统
- 传统的回合制卡牌玩法逐渐向更具策略性的方向发展,火焰纹章:英雄》的战棋玩法,以及《碧蓝航线》的弹幕射击元素。
社交与PVP玩法
- 许多游戏加入了公会战、实时PVP等社交玩法,如《阴阳师》的“斗技”模式,增强了玩家之间的互动。
美术与音乐表现
- 2017年的卡牌手游在美术风格上更加精致,尤其是二次元风格的游戏,如《碧蓝航线》和《FGO》,凭借高质量的角色立绘和音乐吸引了大量玩家。
2017年卡牌养成类手游的商业模式
2017年的卡牌养成类手游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商业模式:
抽卡机制(Gacha)
- 这是最核心的盈利模式,玩家通过抽取稀有角色或装备来增强实力。《FGO》的“圣晶石抽卡”和《阴阳师》的“式神召唤”都是典型的Gacha玩法。
月卡与订阅制
- 许多游戏推出月卡制度,玩家可以通过小额付费获得长期收益,如《阴阳师》的“月见黑”特权。
限时活动与联动
- 通过限时活动(如节日活动)和IP联动(如《FGO》与《空之境界》联动)刺激玩家消费。
皮肤与外观付费
- 部分游戏推出角色皮肤或特殊外观,如《碧蓝航线》的“换装系统”,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。
2017年卡牌养成类手游的行业影响
2017年的卡牌养成类手游对整个游戏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:
- 推动了二次元游戏的发展:许多厂商开始重视二次元市场,推出更多类似风格的游戏。
- 提升了手游的剧情和美术标准:玩家对游戏品质的要求提高,促使厂商在剧情、美术和音乐上投入更多资源。
- 加速了全球化进程:如《阴阳师》和《FGO》的成功,推动了国产和日本手游的海外扩张。
- 商业模式创新:Gacha模式的成功让更多厂商探索新的盈利方式,但也引发了关于“氪金”合理性的讨论。